標籤: 營運社群
再怎麼優秀、好人緣的模範生,總是會有一群人是不喜歡他的,在商業的世界裡也是一樣,我們只能信守自己的價值,做到最好的自己,絕對無法滿足所有人的感受與需求。而在前一篇網路社群危機(II):預防勝於治療,我們已探討如何為網路社群危機預做事前準備,試著讓危機發生機率降低時風險降到最低。然而天有陰晴月缺,負評總是難避免,危機總是會來到,不管面對負評或危機,秉持以下四個原則,就有機會先把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Continue reading 網路社群危機(III):危機就是轉機在網路社群危機(I):事出必有因的文章中,我們可以了解絕大部分網路社群危機都來自於企業與客人相互接觸的互動過程,或是內部人員與外部合作夥伴的管理不當。
不論原因為何,與其待事發當下才來焦頭爛額地緊急處理,不如在事前就該先做好網路社群的防護網,而一個周全的防護網需要的不僅僅是被動的法務規範來降低危機造成的傷害,更需要主動的內部流程與教育訓練,讓企業每個人員及合作夥伴都能主動辨識並預防網路社群危機,把可能造成危機的星星之火予以澆熄。
Continue reading 網路社群危機(II):預防勝於治療社群行銷絕對不僅僅只有在Facebook做粉絲團而已!
Facebook是目前最大的社群媒體,但不代表所有的社群,就像Google是最大的搜尋引擎,但不代表網際網路。而當企業只在Facebook做社群,就只能被Facebook牽著鼻子走,觸及與互動率越來越低,越來越難熟悉跟抓住忠實粉絲。Facebook可以是一個起點,但不是唯一的起點,更不是終點,我們需要的是多面向操作與全盤的考量,絕對不僅僅是維運粉絲團就叫社群行銷!
電子商務龍頭Amazon的客服策略,絕不只是建立CRM跟Call Center而已。
很多經營電商的朋友都說,客服(Customer Service)是內部沈重而且沈默的成本,例如建置call center、透過自有網站與社群媒體跟顧客互動等等,都必須投注龐大的人力與財力,而且很難反應在營業額上。
大多數企業都會希望降低客服成本,把人力放到行銷或銷售上頭,也就是會盡量降低客服人員與顧客的接觸時間,例如,把免費客服電話放到很隱密的位置,列出十分詳盡的Q&A,或制定客服的SOP;或者,讓客服管道盡量單一,盡量用最快最省力的方式去,解決消費者的各種疑難雜症,同時,也避免人為的犯錯。
不過, 美國最大賣鞋網站Zappors(註1)以及電子商務龍頭亞馬遜卻是抱持著完全不同思維的公司…
社群的聲音是真實且難以作假的,即便有所謂的口碑部隊,也難以掩蓋社群真正的聲音,也因為如此,這些真實反應更值得我們去參考與省思,甚至從中找出可能的潛在商機。
不久以前,有幸為一知名美妝客戶進行社群傾聽的系統驗證,在蒐集進來的資料裡,我們發現到網路的一篇討論文章,對於客戶可能是商機。 Continue reading [社群傾聽與分析實例] 轉化社群聲音成為有用商機
資料蒐集是決策過程的第一步,也一直都是非常耗時耗力的工作,從茫茫網海中,先找出適合的資料,接著去除雜音,最後再製作成易於閱讀的圖表報告–如果一切都由人工處理,所耗費的時間與金錢將會十分可觀!
社群的傾聽-資料撈取與篩選應該是交由系統處理,而人則是要擺在後續的分析與解讀,這樣的工作分配,才能投資有效率的發揮。 Continue reading 網路輿情監測、社群傾聽與分析的輔助工具
如果營運社群是多面向的,那麼企業內部就應該要有完整配置,不是單純地認為把這工作丟給某一個部門(通常為行銷部、公關部甚至是客服部…),即可做到營運社群,雖然短期內可以做到單點的營運及效益,但最終要擴展到企業全面社群化,則必須獨立建置輿情指揮中心,並系統化三個不同的功能,相互搭配才能發揮綜效! Continue reading 營運社群,企業都該建置獨立運作的社群團隊!
講到營運或經營社群,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總是社群行銷或是危機管控;但如今面對社群已經代表面對消費者,營運社群的面向與功能就絕對不僅僅這兩個面向而已。
從下圖我們可以從三個面向來思考營運社群,分別是市場行銷、業務銷售以及客戶服務,並試著詳細說明。 Continue reading 主動營運社群,我們能獲得什麼?
網際網路與行動網路的快速發展,導致了媒體的遽變,第一是大眾使用媒體的方式與時間分配有了根本性的轉變,上網時間已經大於其他傳統媒體的使用,這導致了第二個根本性的轉變,也就是媒體紛紛開始數位化,也就是說,原本網路只是被視為一種媒體,但現在卻近乎等於媒體的代名詞!
與此同時,社群媒體也如雨後春筍的一一冒出,如:Facebook、Twitter、Linkedin 、Google+….等,社群原有的特性也因此開始轉變,以下三點是特別需要注意的: Continue reading 媒體繼數位化浪潮後,另一波須重視的的社群化趨勢!